您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对标国际先进,优化营商环境
>
改革成果
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报道(四十二)——提升企业融资便利度 优化金融营商环境
2020年以来,面对新冠疫情和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我市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标准,持续改善金融营商环境,不断提升企业融资便利度。截至2021年6月底,我市各项贷款余额突破4.5万亿元,同比增长13.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1-6月,全市新增普惠小微贷款498.1亿元,是上年同期增量的1.4倍。
提升企业“获得信贷”融资便利度
为精准对接企业金融服务需求,重庆高标准创新,以国际化思维推动改革创新,帮助市场主体合理利用动产和首贷续贷中心获得贷款支持。
完善动产担保登记。2020年4月,我市被纳入全国动产担保统一登记试点,市场监管部门对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四类抵押登记职能委托给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履行。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办理四类动产抵押登记2849笔,有效解决了动产担保权益登记系统分散、登记规则不统一两大问题。
推出首贷续贷中心。2020年6月,我市创新推动民营小微企业首贷续贷中心建设,面向企业提供信贷政策咨询、贷款产品介绍和贷款受理等全流程服务,打造金融服务“直通车”。截至2021年6月,全市建成首贷续贷中心32个,业务范围实现区县全覆盖,累计发放贷款24.6亿元,有效缓解了民营小微企业首贷续贷难“痛点”,获得国务院认可。
依托政银企平台提升融资服务水平
“渝快办”是我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建设的全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集网上办事大厅和集政务公开、政务服务、互动交流三位一体。2020年来,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依托“渝快办”平台,提升事项办结效率,实现了行政许可事项承诺时限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平均缩减的比例达50%,行政许可事项平均跑动次数压缩到1次。截至2021年6月末,全市通过平台已发布融资产品73款,注册使用企业户数26.6万家,帮助20.6万家企业累计获得融资370亿元。
此外,市金融监管局进一步优化了地方金融机构设立、变更、终止的服务指南、办事流程以及资料清单,强化信息公开要求,统一编制了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在市网上办事大厅、局行政服务窗口、局官网等公布办事服务指南。
依托信用建设加强金融产品创新
2020年来,我市积极鼓励税务、社保、公共服务机构与金融机构数据信息共享,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用贷款规模。2021年以来,全市持续推进“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等金融产品创新。截至6月末,全市各试点区域获得知识价值信用贷款的企业新增821家,推动全市科技型企业实现贷款余额3647.7亿元,较年初增长378.3亿元。同时,通过“渝企金服”“信易融”“信易贷”等信用服务平台,开发运用“银税互动”“银电合作”等产品。截至2021年6月末,“银税互动”覆盖面从纳税信用A、B级扩展到M级,并实现对新开办企业“全覆盖”,有效缓解了银企信息不对称、抵质押物不足、时效性不高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