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建议提案办理

关于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433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刘亚干代表

您在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弹子石CBD金融开放示范区建设的建议》(第0433号建议)收悉。我局对此十分重视,并与市财政局、人行重庆营管部、重庆银保监局等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结合工作开展情况,现将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金融对外开放和金融核心区建设,不断集成金融高端要素和功能,进一步增强金融示范带动效应和辐射能级。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一是制定发展规划。出台金融“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金融核心区建设的定位、方向和路径。大力推进江北嘴―解放碑―弹子石金融核心区建设,不断增强核心区建设政策优势,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和行业形象。高标准打造江北嘴金融城,鼓励新设和引进全国性、区域性金融总部和全国性金融市场,建设跨国资金运营和结算中心,打造金融总部集聚地。加快解放碑金融商务区建设,进一步优化商务环境,打造外资金融总部机构聚集区、金融要素市场聚集区,发展多层次支付结算、财富和资产管理业态。完善弹子石区域基础设施和营商氛围,积极引进特色新型金融机构,结合央行综合金融服务基地建设,打造金融综合配套服务产业,培育发展信用评级等金融综合服务和中介服务机构。支持南岸区发挥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生态优势,制定《弹子石CBD金融开放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加强跨区域金融合作,扩大金融对外开放。

二是集聚金融资源。截至2019年底,金融核心区落户银行、证券、保险市级以上机构77家、占全市的38%,金融核心区发展带动所在区域金融行业实力不断增强。其中,非银金融机构逐步聚集,已形成2家消费金融公司、3家金融租赁、4家财务公司、1家汽车金融的非银金融机构体系。区域性、功能性总部相继设立,交通银行和4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在重庆设立持牌信用卡分中心,工商银行设立持牌票据营业部,中信银行设立国际业务运营中心。银行机构主体丰富,12家全国股份制银行全部入驻,外资银行数量领跑西部地区,村镇银行实现县域全覆盖。保险法人机构种类齐全,法人保险机构涵盖3家寿险、2家财险和34 家中介机构。今年以来,小米消费金融公司、重庆农商行理财子公司、中银金融租赁已获银保监会批筹,正在抓紧筹备开业。市政府领导亲自推动、多次协调对接,积极支持蚂蚁消费金融公司落户南岸区。

三是推进开放创新。发挥后发优势,高起点、高标准打造国内绿色金融试验区“升级版”,制定“长江经济带(重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相关工作获国务院重视肯定。发布金融支持自贸区建设指导意见,并在自贸区开展多项外汇创新业务,稳步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和推进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试点。首批开展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试点,业务量居试点地区前列。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积极探索陆上贸易规则,助推物流金融创新。加快构建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引进资本金参与组建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积极推进金融科技应用试点工作,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齐聚我市。推进金融高端智库、金融博物馆等新平台建设。

四是完善合作平台。成功举办20182019中新金融峰会,打造重庆与新加坡乃至整个东盟金融行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金融开放发展的重要名片。2019中新金融峰会部分活动、2019江北嘴新金融峰会在江北嘴金融核心区举办。打造江北嘴金融科技港,20余家机构入驻。联合中基协举办2019中国私募基金行业峰会。成立市境外资本市场服务中心,邀请上交所开展上市专题培训,联合深交所开展“资本市场周”活动,为企业上市搭建高端对接平台。

您提出的建议紧贴我市金融开放实际,分析了弹子石CBD作为金融开放示范区的优势,并提出了十分中肯的意见建议。弹子石CBD作为重庆中央商务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纳入重庆自贸区试验区范围,有较好的基础和条件。

南岸是“两江四岸”核心区,毗邻中部片区“历史母城”,是东部片区“生态之城”主体部分,区位优势明显、生态禀赋突出、要素平台集聚、产业基础扎实。下一步,我局将充分吸纳您的建议,会同市财政局、人行重庆营管部、重庆银保监局、南岸区政府等单位,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重庆内陆国际金融中心、推动成渝地区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的安排部署,合力推进弹子石CBD金融开放示范区建设,着力服务“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服务打造“两江四岸”核心区和长嘉汇金融硬核支撑,着力构建开放型的金融市场体系、具有竞争力的金融机构体系、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体系和金融服务体系,形成完整的金融市场、生态、产品、开放、创新开放金融平台,增强金融辐射力。

一是推动建设弹子石CBD的开放型金融市场体系。加强与新加坡市场互联互通互设,积极融入中新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等重大战略,鼓励培育南岸区拟上市重点企业赴新上市,引导利用中新项目平台发行境外债券,支持赴新申请金融类牌照。鼓励保险机构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海外投资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提供综合保险服务。积极争取国开行、进出口银行长期、低成本专项资金,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合作,支持参与“一带一路”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打造资源要素交易市场。

二是支持打造弹子石CBD具有竞争力的金融机构体系。积极支持后续新设股权投资、产业基金、互联网金融、消费金融等新型金融机构以及外资金融机构与南岸区政府对接,吸引数字金融和科技金融机构集聚。积极引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公司、金融服务外包公司、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入驻。推动跨区域金融深度合作,鼓励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到外地开设分支机构。探索开展跨区域的产业、贸易、物流、金融等信息共享,支持金融资源与项目建设的对接合作,增强区域发展的协同性,加大对陆海新通道建设的金融支持。建设私募基金投资高地,形成政策洼地,吸引境内外高质量的VCPE机构落户。

三是着力完善弹子石CBD的多样化金融产品体系。抓住重庆创建长江经济带(重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机遇,以广阳岛片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为引领,协同南山生态带,全面推进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开发普惠金融类科技产品,借助重庆作为国家金融科技应用和金融标准化创新双试点城市的优势,推进金融科技与战略性新型产业的深度融合。积极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参与创新陆上贸易结算融资业务,发展跨境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为区内出口型企业提供创新产品和结算、融资服务。拓展消费金融新场景,支持新设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丰富消费金融参与主体,鼓励保险、金融科技公司、信贷、风险防控、资产处置等专业化公司参与消费金融,打造开放融合的跨界合作平台。

四是建立健全弹子石CBD的金融配套服务体系。完善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功能建设,引进法律、投资咨询、资产评估、知识产权、代理经纪、信用服务等中介服务机构入驻。支持发展征信服务、信用评级、资产评估、会计审计等与涉外金融核心业务密切相关的中介服务机构。推进开放营商环境试点,探索在企业发行外债登记制度改革、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扩大外资市场准入等方面先行试点,加快构建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健全完善银企对接机制,落实对民营企业金融扶持政策。完善国际国内金融高端人才交流机制,实加快构建具有竞争力的金融人才制度体系,打造金融高端人才政策洼地,补足金融人才发展短板。

此答复已经阮路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

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2020528

人:牛保忠

邮政编码: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