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剑昌代表:
您在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对民营实体制造型企业科技创新给予中长期融资支持的建议》(第0211号建议)收悉。我局对此十分重视,并与市科技局、重庆银保监局、重庆市税务局等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结合工作开展情况,现将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减轻民营企业税费负担。
重庆市税务系统全面落实《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财政部 税务总局 科技部关于提高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的通知》(财税〔2018〕99号)、《财政部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十三五”期间支持科技创新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财关税〔2016〕70号)、《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等文件规定,降低了增值税税率、加大了科技创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降低了社保费率,惠及了包括科技创新型民营实体制造型企业在内的符合规定的纳税人。市税务系统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大减税力度,推进增值税等实质性减税,而且要简明易行好操作,增强企业获得感”等系列重要指示,结合重庆实际研究制定出台23条税收帮扶措施,不折不扣落实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持续优化纳税服务,不断变革税收征管方式,助力全市民营经济发展。2019年,全市民营经济新增减税近250亿元,占新增减税总额的65%以上,全行业税负均有所下降。
二、持续加大金融创新力度,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民营企业水平。
一是完善政策创新引领。出台《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具体措施》15条(渝委办〔2019〕76号),压实金融服务民营企业责任;出台《关于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引导小额贷款公司降低贷款利率的通知》等文件,强化政策引领支持包括民营实体制造型企业在内的民营企业科技创新。
二是促进机制创新推动。2019年1月“渝快融”平台上线,截至2019年底,累计注册企业20.2万家,融资金额180亿元;“银税互动”贷款余额达到81.29亿元,其中89%的贷款为信用贷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改革试点区县实现全覆盖;西部科技金融路演中心对接作用充分显现,通过多种方式外引内联,搭建起与海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对接平台为科技企业与创新创业服务。
三是推动产品创新发展。鼓励金融机构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推动产品创新,加大小微企业支持力度,为民营、小微企业创新一批免抵押担保、审批简便的产品服务,如建行市分行“小微快贷”、工行市分行的“税e贷”“发票贷”、重庆银行的“好企贷”等。积极推广弱担保类贷款,继续推进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和商业价值信用贷款等。
四是创新优化金融服务。一是试点“百行进万企”融资对接。引导辖内银行金融机构完成对14.64万户纳税信用评级B级以上小微企业需求问卷,5253名客户经理根据企业意愿主动上门服务,大幅压缩小微企业首次贷款平均用时。二是推进信贷资源向民营倾斜,建立健全授信尽职免责机制。引导银行金融机构单列民营企业贷款计划,改进内部绩效考核,适度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落实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制度要求。
三、多措并举,加大科技创新型企业直接融资支持力度。
一是设立发展重庆OTC科技创新专板。改板旨在为具有一定规模、创新性强、增长潜力大的科技型、创新型企业提供专属的挂牌展示、股权托管、股权融资、债权融资、资本运作、财务顾问等综合性资本市场服务,为中小科技型企业进入更高资本市场提供辅导培育服务。
二是支持科技企业在全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对企业进行财政奖励,对纳为重点培育企业范围的科技企业上市、新三板挂牌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的奖励,2014年以来已评定100余家重点企业,给予市级财政奖励近亿元,其中科技企业占比超过一半。目前科技企业已成为我市资本市场主力军,全市境内上市公司中科技企业占比近一半;新三板挂牌企业70%以上属于科技企业。
三是壮大创投基金规模,加大对科技项目投资。充分发挥政府产业引导基金作用,不断壮大创业种子投资、天使投资,已参股组建子基金84支,累计推动161家科技型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
三、下一步工作
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支持创新金融服务,推进金融大数据平台建设,持续引导信贷资源向民营企业倾斜,形成对民营企业“敢贷、能贷、愿贷”的信贷文化。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直接融资,完善多层次、多方位的金融合作机制和平台,增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质效。
一是继续创新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符合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周期的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推广无还本续贷、循环贷款、年审制贷款、分期还本付息等减轻还款压力的贷款产品。创新贷款方式,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开展线上服务,提高民营企业融资便利度。加大信用贷款、弱担保贷款、弱抵押贷款投放力度,持续扩大知识价值信用贷、商业价值信用贷规模,降低抵质押物依赖。
二是推进金融大数据平台建设。配合有关部门深入推进“渝快融”平台建设发展,建立民营、小微企业主体数据库,整合金融、税务、市场监管、社保、海关、司法等涉企信息,依法加快实现开发和应用。支持征信机构、信用评级机构利用公共信息为企业提供信用产品及服务。
三是持续多渠道支持科技企业发展。进一步完善涵盖股权投资、债券融资和资本市场募资的多层次创投体系,继续培育引进创投机构、创投团队和天使投资人,进一步放大创业种子投资、天使投资等政府引导基金作用,推进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和商业价值信用贷款,探索为民营实体制造型企业科技创新给予中长期融资支持,助推我市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推动落实《提升经济证券化水平行动计划》(2018-2022年),加强科技创新型企业在成长板、孵化板、科技创新板、青创板、专精特新板为主的挂牌服务。
此答复已经阮路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
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2020年4月10日
联 系 人:曾钦果
联系电话:63360990
邮政编码: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