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关于市第六届人大第一次会议第0409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杜万勇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对民营建筑企业金融支持的建议》(第 0409 号)收悉。经与市大数据发展局、人行重庆营管部、重庆银保监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加大民营企业、建筑行业信贷投放
引导银行机构加大对我市民营经济和建筑行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出台绿色建筑金融支持专项措施,梳理重点建筑企业135家,依托长江渝融通大数据系统推送金融机构全面对接,相关贷款总体呈现“量增价降”趋势。2022年,全市银行机构累计向民营企业投放贷款1.1万亿元,同比多放1239亿元,增幅12.3%;新发放民营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43%,同比下降1.27个百分点。全市银行机构建筑业贷款余额3016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中长期贷款占比81%,高于各项贷款中长期贷款占比。
严格落实《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银发〔2022〕254 号)要求,印发实施《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渝建2022年38号),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基础上,优化建筑企业信贷服务,积极提供贷款支持,保持建筑企业融资连续稳定。区分企业风险状况对持续性经营情况良好,因出险房企原因被动诉讼受到影响的建筑企业,保持信贷支持力度。支持建筑企业通过应收账款质押增信,但不得用于房地产项目垫资。
(二)支持民营建筑企业信用评级
目前,信用评级覆盖所有行业与企业,对民营建筑企业无歧视性政策标准。重庆辖内已有6家备案企业征信机构,可以为包括建筑企业在内的民营企业提供信用产品及服务。有2家备案信用评级机构,2家机构均可开展信贷市场信用评级业务,均可为民营建筑企业提供信贷市场信用评级服务。如民营建筑企业有发债需求,可以由有债券评级资质的信用评级机构进行信用评级。
(三)强化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对所有企业均开放,也包括民营建筑企业。一是推进公共数据共享开放。按照“2+5+N+N”架构体系建设公共数据资源管理平台,建立“国家—市—区县”三级数据共享体系,通过渝快办上接国家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24个国家部委与我市数据共享,中联76个市级部门和3个公共企事业单位,下通全市所有区县,实现市区两级数据共享。推动全市公共数据“按需归集、应归尽归”,基于全市统一数据目录,实现市区两级数据协同归集。编目公共数据20340类,形成数据目录“一本账”,构建“部门全覆盖、业务全覆盖、数据全覆盖”的统一数据目录体系,形成共享目录10491类和开放数据目录5603类。
二是建立金融供需对接平台。2022年3月上线的“渝惠融”大数据平台,是中西部首个、全国靠前的公共信息共享与金融供需对接平台。平台打通50余个市级部门、实现全市300万户市场主体14个大类信用信息共享开放,贯通全市所有中资商业银行超1200个分支行,3000余位客户经理在平台直接接单和办理业务,吸引超过15万户市场主体实名注册,民营建筑企业可通过“渝惠融”平台申请融资。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进一步落实好金融支持房地产各项政策措施,以项目“保交楼”为切入点,恢复市场信心,推动房屋销售,促进房地产及建筑业平稳健康发展。二是在房地产市场逐步恢复的基础上,推动金融机构办理建筑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满足建筑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形成房地产、建筑业资金良性循环。三是充分发挥“长江渝融通”“渝惠融”等数据平台的融资服务作用,持续对接企业需求,动态更新企业及项目名单,推动普惠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升民营企业、建筑企业融资便利度和获得感。
此答复函已经阮路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
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2023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