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

[ 索引号 ]/2025-00014 [ 发文字号 ] [ 发布机构 ]市地方金融管理局 [ 主题分类 ]财政、金融、审计 [ 成文日期 ]2025-06-27 [ 发布日期 ]2025-06-27 [ 体裁分类 ]人大建议办理 [ 有效性 ]

中共重庆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市人大六届三次会议第1326号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金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实施潜龙计划建立服务企业上市工作机制的建议》(第1326号)收悉。经与市科技局、市经济信息委、市国资委、重庆证监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前期工作情况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企业上市千里马计划,做大资本市场重庆板块。截至20253月末,我市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98家,其中境内上市企业78家,境外上市企业23家(含3A+H股),辅导备案企业32家。近3年企业上市步伐明显加快,3年上市16家企业,上市总家数位居西部地区第三。主要做法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抓机制改革深化企业上市助推机制,完善后备资源发掘、苗子企业培育、股权基金赋能等10项机制改革,构建上下联动、左右贯通的工作体系,为企业上市搭建四梁八柱二是抓政策平台。推动产业、奖补等政策协同发力,发挥好科创资本通、沪深北交易所重庆基地、西部创投中心3类平台作用,为企业上市赋能三是抓障碍破解。针对不同上市障碍,推动市领导、市委金融办、区县政府三级分类协调,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应办尽办、能办快办。实施一件事改革,实现40个行业领域上市合规证明一键办理四是抓激励考核。强化对区县的激励考核,开展赛马比拼,每年对推动企业上市表现突出的5个区县实施激励,为企业上市营造好氛围。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完善上市工作机制。强化上市工作抓手,完善上市工作机制,会同市级有关部门形成上市工作合力。一是优化上市培育体系。推动经信、科技、商务、农委等行业主管部门,结合本领域产业资源,对标行业上市公司开展研究,形成本行业上市资源分布图,按季向市委金融办提供。是强化科技金融支撑作用。加大重庆市种子基金项目投资力度,培育更多高成长性科技企业进入拟上市企业后备库。启动企业科技攻关联合行动计划专项,重点支持生命科学、智慧农业、AI机器人等研发项目。三是深化财政实施激励引导政策。在落实关于统一大市场的招商引资政策基础上,会同市财政局研究整合原用于上市奖励的财政资金,探索以其它方式助力孵化优质拟上市企业。

(二)迭代上市政务服务。注重问题导向,抓好关键领域,做好做实企业上市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工作。一是用好上市合规证明一件事改革成果。积极宣传《推行以专项信用报告(上市版)替代企业有无违法违规证明的实施方案》,发动区县对辖内拟上市(挂牌)企业开展合规证明线上一键办理专项应用培训。抓好科创资本通上市培育。对目前入库企业财务数据持续更新,按照优进劣出、减量提质的原则,动态保持后备库企业1000家左右。按照近两年平均净利润,对库内企业分层分类培育。三是做好资本市场宣传培训。依托沪深北交易所重庆基地,组织交易所专家、上市专家库成员,分片区、分板块开展资本市场相关座谈培训,营造良好上市氛围。

(三)强化专业机构赋能机制。持续更新上市专家库,引导专业机构从早期、中期、晚期,分阶段助力企业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一是优化早期指导工作。推动各区县探索与优质投行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基础知识、操作规程等方面培训,提高干部专业素养,为企业提供咨询指导,并及时传递市场动态。强化中期赋能作用。通过加强中介机构、私募基金、政府基金等合作,完善区域性股权市场孵化机制等,鼓励头部中介机构、创投基金来渝展业,强化专业机构赋能,助力优质拟上市企业快速发展。三是深化后期走访调研。联合各市级部门、沪深北交易所、中介机构、区县政府,组建上市服务小分队,每月深入园区、企业和高校,挖掘具备上市意愿和条件的企业,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快入库,帮助企业制定上市工作规划。

此答复函已经市委金融办分管日常作的副主任周和华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通过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代表议案建议场景进行评价。 


                                     中共重庆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2025418日  

联 系 人:单宇阳    

联系电话:02367572017    

邮政编码:40112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