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对标国际先进,优化营商环境
>
改革成果
近年来,重庆把建设融资服务平台作为优化金融营商环境的主要抓手,利用数据信息共享与大数据开发应用,开发融资服务平台,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将数字金融作为发展重庆金融的“金钥匙”,在破解企业信息不对称难题,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
整合资源,搭建融资服务平台
2021年以来,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委、市大数据局、人行重庆营管部等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相继建成融资服务平台,不断探索数字金融可持续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公益融资服务平台近10个。其中:重庆市发展改革委、重庆市银保监局联合打造“信易贷·渝惠融”平台;重庆市经信委自主打造“渝企金融”平台;重庆市大数据局自主开发“渝快融”大数据平台;人行重庆营管部自主搭建“长江渝融通”平台。
目前,平台累计上线金融产品约800个,其中,“信易贷·渝惠融”63个,“渝企金融”159个,“渝快融”81个,“长江渝融通”498个;共入驻了包括银行、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累计196家,其中“信易贷·渝惠融”入驻银行机构51家(包括全市所有银行信贷网点),“渝企金融”入驻银行机构24家,担保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区县服务机构等93家,“渝快融”入驻银行机构21家,担保公司5家,“长江渝融通”实现所有银行全入驻。
突显特色,创新企业融资差异化
平台为完成注册的企业提供了统一的融资需求发布窗口,可直接通过平台发布融资需求,并了解不同金融机构的融资产品,满足企业融资的差异化需求。
“信易贷·渝惠融”平台通过让信用数据“归起来”“跑起来”“用起来”,主要利用发放无抵押信用贷款助企纾困;聚焦中小微企业和涉农主体(含个体工商户、专业合作社、农户等自然人),突出支小支农效应,引导金融资源流向中小微企业。
“渝企金服”平台应用“一个入口、直达多个融资服务场景”模式,企业通过平台入口,可以直达包括商业价值信用贷款、应急转贷、票据贴现、小微企业担保贷和中小微专项资金申报等10余个融资服务业务单元;围绕产业优势,与金融形成良好互动,开发出了更多标准化金融产品。
“渝快融”平台运用大数据技术支撑融资贷款,促进银企有效对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通过大数据技术为银行设定指标,快速挖掘出符合银行要求的企业,在征得企业允许的条件下,共享给银行,帮助银行匹配具有贷款需求的目标企业客群,通过服务金融机构,让其更好的服务企业。
“长江渝融通”平台是金融信贷产品展示平台,汇集了全市金融机构产品近500个,利用“金融城域网”丰富应用场景,企业融资需求直达银行。
线上模式,提升融资服务效率
融资服务平台通过融资流程线上化,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缩减融资程序,实现无接触、少见面、无纸化材料报送。同时,通过数字金融延伸了金融服务半径,使金融服务可触达更广泛的人群,提升了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与公平性,也让金融服务变得随时随地、触手可及,改善了客户体验,提升了客户满意度。
例如,企业和个人可通过“信易贷·渝惠融”手机APP或微信小程序简单操作4或5步,即可在线完成平台注册、发布融资需求等流程,平台将融资申请信息智能时时推送金融机构,原则上在1个工作日内接收订单、最长13个工作日内完成放款,有利于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渝企金服”已建成法人人脸识别身份认证授权、专线实时交换共享数据、实时对接融合企业线上评价、公章识别等智能业务单元,保证了各融资业务办理安全、高效、畅通,有效降低了企业融资的经济和时间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