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日期:2025-07-0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1.“两个确立”重要论断

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2.“十个明确”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

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3.“十四个坚持”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坚持新发展理念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4.“六个必须坚持”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必须坚持自信自立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

必须坚持胸怀天下


党的二十大精神

党的二十大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必将以“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而载入史册。

1.“三个务必”

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2.“三件大事”

党的十八大召开10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

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3.首要任务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4.中心任务

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5.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即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6.战略安排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7.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8.应有之义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9.“五个必由之路”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

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总动员、总部署。

1.主题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2.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3.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重点七个聚焦

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聚焦建设美丽中国

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

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

4.完成时限

到二〇二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

5.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六个坚持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守正创新

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坚持系统观念

6.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系统部署

强调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持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

7.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

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不断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要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