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重庆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1052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梅泽波委员:
您在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重庆市场景金融建设的建议》(第1502号提案)由市地方金融管理局负责主办,人行重庆市分行、市科技局、市大数据局协办。我们认真梳理了我市近年行业发展相关情况,组织部分职能部门、市场主体和金融机构深入讨论,经认真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重庆场景金融建设生态基础良好
通常意义上,场景金融是指将金融活动与用户日常生产生活场景紧密结合的一种服务模式,核心在于通过科技手段,将金融产品或服务无缝集成到用户的生产生活场景中,强调金融服务的即时性、便捷性和个性化,目的是让用户在特定的场景中更好地得到金融服务。场景金融的出现和发展,是金融科技进步和用户需求变化的直接结果,它不仅改变了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也为用户带来了更加丰富和便捷的金融体验。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不断拓展金融产业规模、健全产品市场体系、扩大金融开放水平、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高度重视金融科技应用与创新,全市金融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2023年全年金融业增加值2591亿元、同比增长5.2%,增速较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占GDP比重8.6%;金融资产规模达到8.4万亿元、增长7.1%,支柱产业地位持续巩固。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5.36万亿、5.67万亿元,同比增长8.0%、9.8%,新增贷款创历史新高;实现保费收入1056亿元、增长7.6%,增速较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新增上市企业10家,上市企业数量达到99家,服务实体能力稳步增强。全市打非工作考评排名全国第4,非法集资陈案化解率超过80%,高风险金融机构实现动态清零,银行业不良率1.18%、较年初下降0.24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市金融业保持稳健运行,为推进场景金融建设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二、全市场景金融建设工作推进情况
近年,全市金融系统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主动把场景金融建设工作放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宏大场景中来谋划推进,相关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场景金融建设制度机制保障不断完善
一是在金融科技、科技金融等领域,重庆近年先后争取到金融科技应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金融数据综合应用、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金融标准创新建设、数字人民币应用、绿色金融改革等全国试点,获准在全国率先开启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债权融资以及“专精特新”专板、认股权综合服务等新模式,获得了国家专项政策的强力支持。
二是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印发《关于推进金融科技应用与发展的指导意见》、《重庆市大力实施“智融惠畅”工程高质量建设西部金融中心行动方案(2024—2027年)》,进一步厚植场景金融发展的政策土壤。
三是市相关职能部门先后出台配套《重庆市金融机构落户奖励办法》、《关于促进重庆市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提高融资便利度的指导意见》、《金融支持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行动方案》、《重庆市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等政策文件,发布《重庆市紧缺性数字金融人才目录》、《数字金融创新产品手册》等行业标准和示范文件,建立并不断完善重庆市金融科技发展协调工作机制,场景金融建设制度机制保障进一步夯实。
(二)场景金融建设核心要素和基础设施支撑不断加强
一是持续推进重庆市金融数字化转型提升工程,全市相关单位和持牌金融机构围绕提升数据要素利用水平、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公平性等“五个提升”实施63项工作任务。支持辖区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前提下,积极推进基于“ABCDI”(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打造场景金融“数字中台”,探索运用多方安全计算、联邦学习等技术手段加强工商、税务、司法、专利等多维数据归集应用,准确刻画企业特征、深度挖掘金融需求,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增强金融服务精准性,传统金融机构场景金融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数字化转型发展不断提速。
二是创新运用金融科技发展协调工作机制,持续加大金融科技和其它新兴金融市场主体引育力度,近三年累计辅导12家互联网头部企业或公共基础设施央企背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金融科技总部型企业落户,指导完成相关经营范围申请注册,进一步增强了金融科技产业集聚能力;推进“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网络小贷”等多元牌照业务范围辐射全国,助力新兴金融态业态高速发展;争取在渝设立了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和中西部首个金融法院—成渝金融法院,推动中信银行、华夏银行“互联网金融总部”启动落户,进一步丰富了场景金融建设市场主体,强化了创新发展规范化路径。
三是打造了一批“政银企”数字化场景金融服务平台。近年,我市相关部门及区县先后建设了“信易贷·渝惠融”(市发展改革委与金融监管总局重庆分局)、“长江渝融通”和“长江绿融通”(人民银行重庆分行)、“渝快融”(市大数据发展局)、“渝企金服”(市经济信息委)、“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市科技局)、科创资本通(市金融管理局)等市级“政银企”数字化场景金融服务平台和以“巴巴实”(巴南区)、“垫小二”(垫江县)为代表的多个区县“政银企”数字化场景金融服务平台,增强了场景金融服务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支撑。
(三)场景金融产品和服务应用效果不断提升
一是工作面上,全市金融机构、职能部门依托金融服务“APP”和“政银企”数字化场景金融服务平台加强融合应用和产品创新,着力深化金融领域线上业态、线上服务、线上管理,不断推出场景化、数字化、智慧化金融创新产品,“线上开户”“便捷支付”等金融科技应用涵盖税务、商超和政府采购等多种场景和平台,与政务民生服务实现良性互促,“数据多跑人少跑”的“非接触式”金融服务为打好疫情防控战、做好“33618”现代产业集群金融支持等重要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在促进数据资源融合应用、提升风险防控能力等重点任务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既有效满足了量大面广的金融需求,也提升了金融服务效率。
二是重点领域持续加强“政银联动服务企业创新”,深化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改革试点,通过整合科技型企业数据信息,依托数字化应用实现试点区域政、银、企信息共享,为金融机构开展助企金融服务提供数据支撑,构建数字为纽带、项目为引导、信贷为支撑、企业为主体的“数字+项目+信贷”服务模式。“产科金”服务平台、“科创资本通”平台两个市级科创金融服务平台,已链接8000多家优质企业信息,产业、科技、金融一体融合发展的生态场景圈不断完善,截止2024年2月底,促成合作银行累计为12382家(次)科技型企业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214.62亿元,引导商业贷款146.07亿元。
三是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制造业中长期、科技型企业、普惠小微、涉农贷款分别增长24.1%、28.8%、19.0%、9.8%。企业贷款利率持续处于历史低位,全年新发企业、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94%、4.24%,同比下降0.28、0.33个百分点。其中,3家消费金融公司贷款余额居全国首位、占比26.67%,网络小贷公司贷款余额连续7年居全国首位。
总的看,近年重庆在推进场景金融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场景金融的建设发展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除面临竞争、技术、资金政策等一般壁垒外,正如您在建议提案中所指出的,当前重庆在场景金融品牌辨识度、数据归集应用水平、服务功能和效率成本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短板,更需要我们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重庆市大力实施“智融惠畅”工程高质量建设西部金融中心行动方案(2024—2027年)》通知明确进一步构建和完善我市金融七大体系,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体系化、系统化加强我市场景金融建设指明了方向,科学规划了目标。推进场景金融高质量发展是我市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抓手,结合您的建议和工作调研情况,我们将坚持科技赋能、守正创新,着力推进以下工作。
(一)不断优化和迭代升级“政银企”数字化场景金融服务平台
一是针对原有“政银企”服务平台普遍存在功能重复、数据覆盖面窄、业务协同不够等问题进行整合迭代和优化升级,推动在“数字重庆”统一框架下建设全市统一的”经济.数智金融服务应用”,围绕金融服务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堵点,运用数字化技术、思维,构建“1(1库)+6(6大组件)+N(N个多跨创新应用)”体系,归集全市多部门政务数据并进行深度治理,全面支持金融机构对企业数据信息的需求;实现政务网、金融网、互联网“三网互通融合”,支撑企业、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等多主体协同、闭环管理及一体化应用;打造跨部门金融协同应用场景,全面增强金融需求感知和资源配置能力,实现金融服务业务流信息流优化和用户体验改善,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目前该项目已通过审核纳入全市“一本帐”,正编制资金计划报告和开发方案,拟在2024年下半年上线运行,形成重点服务能力。
二是鼓励持牌金融机构持续加大金融科技投入,推动场景金融的技术研发和应用,通过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加强自身“数字中台”建设,增强与政府、企业数据交互共享,丰富模型评价指标,增强信息实时处理、客户精准营销、信贷智能决策等方面的能力,优化金融服务流程,不断提升金融机构场景金融服务的精准性和智能化便捷化水平。
(二)继续开展金融产品创新等专项行动,积极构建多元化场景金融生态圈
一是在上年度工作基础上,继续开展全市金融产品创新工作,鼓励金融机构根据不同的场景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线上线下开展金融创新产品推广,扩大示范产品宣传覆盖面。实施金融创新产品“进区县”“进园区”“进企业”专项行动,加大对“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信贷投放,努力满足多样化金融服务需求。根据产品服务实体经济成效,择优开展表彰,激发金融机构创新积极性,做好“一地见效、全市推广”,力争“多点开花,全面结果”。
二是根据我市产业特点和市场需求,强化区域合作与联动,共同推进场景金融的发展。通过分享经验、交流技术、合作开发等方式,在旅游、交通、教育、医疗等不同领域,共同开发适应不同场景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构建多元化的场景金融生态圈,形成区域金融合力,提升西部城市在金融领域的整体竞争力。比如在碳金融领域,与四川合作建立川渝碳中和联合服务平台,实现川渝两地自愿减排量在碳中和领域的互认互联互通,助力辖内银行降本增效打造零碳银行。
(三)持续加强重点领域工作力度,更好服务产业发展
一是引导金融科技产业集聚拓展。积极争取中国人民银行支持在渝设立个人征信机构,填补西部地区空白,增强西部金融中心要素支撑。进一步支持重庆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等金融科技企业发挥作用,赋能金融机构和地方金融组织数字化转型提升,支持头部金融机构、地方金融组织做优做强,培育数字金融领军企业。继续招引法人金融机构(组织)、大型科技企业来渝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或数据或研发中心,促进金融科技产业集聚发展。
二是继续推进科技金融改革,创新“政银企”合作模式,进一步健全知识价值信用评价体系,优化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运行机制,让改革惠及更多科技型企业,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利用好场景金融服务平台和已有机制帮助企业练好内功,拓展做好“33618”产业链上市资源分布图绘制等工作,服务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领军人才设立的企业等重点对象,进一步优化我市企业经营发展环境。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这些工作举措,会同相关职能部门,以实际行动扎实推进重庆场景金融建设高质量发展。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重庆金融工作给予的帮助和支持。此复函已经办阮路常务副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回执反馈给我们,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中共重庆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2024年4月23日